根據重慶近日發布的《重慶市頁巖氣產業發展規劃(2015~2020年)》,到2020年,實現頁巖氣產能300億立方米,產量200億立方米。與此同時,四川、貴州、山東、陜西、湖南等地的頁巖氣開發熱情也很火熱。
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,受國際油價暴跌影響,開發頁巖氣的經濟效益降低了,為產量目標的實現帶來了不確定性。
重慶目標產量占全國2/3
1月29日,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《重慶市頁巖氣產業發展規劃(2015~2020年)》,提出將在兩年內實現頁巖氣產能150億立方米,產量100億立方米;5年內實現頁巖氣產能300億立方米、產量200億立方米的目標。并將重慶建成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、綜合利用、裝備制造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示范區。
按照國家能源局對全國頁巖氣產量的最新規劃,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00億立方米。如此,重慶的產量目標就占到了全國的2/3,這樣的目標是否激進?中國石油大學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對記者表示,從重慶頁巖氣的存量和開采進度來看,2020年達到200億立方米的產量目標并非冒進。
由于具備豐富的儲量和良好的開采條件,頁巖氣一直是重慶能源拓展的重要工作。2009年,重慶率先啟動全國首個頁巖氣資源勘探項目。3年后,中石化在涪陵區塊取得重要突破,被國家批準設立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,并隨之實現頁巖氣規模化、商用化。此后,重慶彭水、永川、綦江、梁平等頁巖氣勘探開發均有突破。
“光是涪陵區塊就能在2017年達到100億立方米的產能,可見重慶上述規劃目標是合理的。”董秀成說。
眼下,頁巖氣已成為重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。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詹成志不久前公開表示,重慶正在形成包括頁巖氣勘探開發、綜合利用、裝備制造、天然氣化工等方面的頁巖氣產業集群,為建成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主戰場提供重要支撐。
2013年底,重慶涪陵頁巖氣區塊傳出成功規模商用的消息。2014年3月24日,中石化宣布涪陵頁巖氣田勘探獲得重大突破,將以原計劃10倍的產能,提前加速進入頁巖氣大規模商用開發,并且在2015年建成50億立方米產能,在2017年建成百億立方米產能。
“實際上,重慶頁巖氣雖在點上取得了突破,但在面上的完全推開仍需時日。”國土資源部內部人士告訴記者。
作者:佚名 來源:石油網